10月19日,山東日照莒縣第一實驗小學校園里,一個腿腳不便的男孩摔倒后癱在地上,另一個男孩見狀迅速雙膝跪地,前者順勢趴在了他身上,隨后緩緩站起,兩人扶著慢慢走遠。這是校園里常見的一幕。這位躬身撐友的少年名叫劉航鑠,今年10歲。他照顧另一位腿腳不便的同學,日復一日堅持了四年。
文/片 齊魯晚報·齊魯壹點
記者 劉濤 鄭玥
從一年級起主動“陪護”
劉航鑠是2017級五班的學生,被他撐起的小超同學(化名)自幼身患腿疾,行動不便。當日兩個學生正走在去體檢的路上,因為下過雨的地面有些濕滑,加上小超體力不支摔倒了。事后兩個人攙扶著來到體檢的地方,劉航鑠為小超搬來凳子后,便立即去幫他排隊了。
因為小超的身體原因,從一年級起劉航鑠就主動承擔起了小超上學期間的“陪護”工作,不管是在上學放學的路上、還是在學校長長的走廊里,總能看到劉航鑠攙扶小超緩緩前行的身影,這份陪伴一下就堅持了四年。
“交給別的同學不放心”
隨著年齡的增長,同學們的個頭體重都增加了一大塊,小超也超過了一百斤,老師擔心劉航鑠一人應付不來,想要組建一個“陪護”小組,分擔劉航鑠的任務,但老師的好意卻被劉航鑠委婉地拒絕了,他告訴老師,“我一點都不累,我一個人可以照顧他,交給別的同學我不放心,而且小超也習慣了我?guī)退?rdquo;
記者問劉航鑠怎么會想到趴在地上支撐著小超時,他說:“之前我不在小超旁邊的時候,他只能靠椅子支撐著慢慢站起來,我就想我倆體重相差不大,扶他起來會有些難,那我就在他摔倒的時候趴在地上,讓他撐著我,我來當他的拐杖和椅子好了。”
他們的班主任劉文萍告訴記者:“他們倆幾乎形影不離,有時候輪到小超做值日,劉航鑠都會主動要求留下陪他,兩個人都已經(jīng)習慣了陪伴彼此,每次小超需要站起來的時候,劉航鑠總是會立即停下手里的事情過去幫忙。”
“因為功能室距離他們的教室比較遠,需要從教學樓四樓到一樓,再走到另一座樓從一樓上到四樓,有一次上課鈴響了兩個小家伙還沒來,我不放心出去找,在拐角處發(fā)現(xiàn)他們倆坐在樓梯上,兩個人都呼哧呼哧地喘著粗氣,小超催促劉航鑠先走,劉航鑠則一邊鼓勵小超,一邊耐心等待,這些都已經(jīng)成為這四年里再尋常不過的畫面了。”語文老師魯統(tǒng)偉說。
兩人互幫互助共同進步
記者問劉航鑠是什么力量讓他一直堅持幫助小超時,他有些靦腆,攥緊了小手,眼睛望著窗外,輕描淡寫地說:“因為他是我的伙伴呀,是我最好的朋友。”
“那你幫助小超的過程中有什么困擾?”面對記者的問題,他小聲說:“我最擔心的就是我請假不來學校的時候,小超會不習慣別人幫忙。”
這種關(guān)心和幫助是雙向的,小超也時常幫助劉航鑠學習功課,兩個人互幫互助共同進步。記者發(fā)現(xiàn)劉航鑠有一個習慣,就是每次扶小超前,他都會反復確認自己的鞋帶是否系緊,一遍一遍地打結(jié),小超將胳膊搭在他肩膀上的時候,劉航鑠的左腳會朝左邊使勁,來適應小超的速度,一百米的路,小超要停下來休息三四次,劉航鑠則一直陪在他左右。
“長大后我想做一名警察,去幫助更多的人。”劉航鑠告訴記者。
莒縣第一實驗小學校長董世芹說:“這是發(fā)生在尚美校園中的日常,也是烙印在每一位尚美師生心中的深刻印象。什么是尚美?尚美就是追求一切美好的東西,銘記每一次感動是美,劉航鑠躬下身子用自己的脊梁撐起身處困境的朋友更是美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