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半年,全省新登記民營經濟市場主體52.3 萬戶,注冊資本(金)5815.0億元,分別占新登記市場主體總量的99.2%和88.3%
◆導報記者 王偉 濟南報道
“全省市場主體年報率超全國平均水平 ,市場主體保持較高活躍度。”13日,山東省工商局黨組書記、局長楊宜新在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(fā)布會上說。
經濟導報記者從會上獲悉,截至6月30日,山東省2013年度、2014年度市場主體年報信息公示工作已結束,企業(yè)年報率分別為92.57%和91.81%,分別高出全國平均水平5.02和6.69個百分點,位居全國第五位和第四位。此外,全省有96690戶企業(yè)因未報送年報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,主要原因為長期歇業(yè)、成立后未實際運營或已“死亡”。
未按期公示年報影響誠信狀況
“按照《企業(yè)信息公示暫行條例》的要求,未在規(guī)定期限內公示年度報告的企業(yè) ,將被列入由國家工商總局統(tǒng)一開發(fā)的全國企業(yè)信用信息公示系統(tǒng),進入經營異常名錄。對這部分企業(yè)來說,雖然在截止日之后,仍然可以進行年報,也可以從經營異常名錄中除名,但企業(yè)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的記錄會‘終生’存在于企業(yè)的信用檔案中,受此影響,企業(yè)誠信狀況無疑將會受到質疑。”山東省工商局副局長郭際水說,同時,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的企業(yè)在政府采購、工程招投標、國有土地出讓、授予榮譽稱號等工作中,將被予以限制或者禁入。企業(yè)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的事由自列入之日起3年內消失的,可以申請移出經營異常名錄,企業(yè)信用是能夠得到修復的。
發(fā)布會還透露 ,一些長期不經營或虧損的業(yè)戶 ,為避免在信用公示系統(tǒng)出現(xiàn)不良信息,主動辦理了注銷手續(xù)。上半年,全省注銷市場主體40.3萬戶,同比增長4.5倍,相當于新登記數(shù)量的76.4%。
新設立市場主體民間投資近九成
據(jù)楊宜新介紹,目前民營經濟成為市場主體發(fā)展的主力支撐。上半年,全省新登記民營經濟市場主體52.3萬戶,注冊資本(金)5815.0億元,同比增長22.6%和38.6%,分別占新登記市場主體總量的99.2%和88.3%,提高了0.1個和6.4個百分點,全省新設立市場主體中投資近九成來自民間。
到6月底,全省實有民營經濟市場主體522.0萬戶,注冊資本(金)49012.2億元,分別同比增長20.3%和48.4% ,占各類市場主體總量的比重分別為97.1%和64.4%,分別提高了0.5個和6.6 個百分點。其中農民專業(yè)合作社數(shù)量仍居全國各省市區(qū)首位。
上半年,全省新登記市場主體超過50萬戶,為52.7萬戶,截止到6月底,山東實有市場主體達到537.4萬戶,同比分別增長22.5%和19.7%,增速超過江蘇、廣東、浙江,比全國平均水平高了7.1個和4個百分點。
與蘇、浙、粵仍有差距
“與全國及蘇、浙、粵相比,我省市場主體發(fā)展仍然有一定的差距。”楊宜新說。楊宜新介紹說,市場主體總量偏少、規(guī)模偏小。商事制度改革后,山東市場主體快速發(fā)展,2014 年和2015年上半年新登記戶數(shù)均超過江蘇,與廣東差距也在減小。但是從萬人擁有數(shù)量看 ,到6月底全省每萬人擁有市場主體549戶,而廣東為673戶、江蘇為703戶、浙江為801戶,山東仍有很大差距。
企業(yè)占比明顯偏低。上半年,山東新登記企業(yè)同比增長11.3%,占新登記市場主體總量的26.4%,比全國增速低了8.1個百分點,占比低了2.8個百分點。廣東和江蘇上半年新登記企業(yè)同比增長26.3%和31.0%,遠高于山東;企業(yè)占比分別為43.0%和36.9%,比山東高了16.6個和10.5個百分點。山東實有企業(yè)126.7 萬戶 ,僅相當于廣 東的50.6%、江蘇的68.1%、 浙江的93.8%;山東平均每萬人擁有企業(yè)129戶,浙江、江蘇、廣東均超過200戶,分別為245戶、234戶、233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