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區(qū)是居民生活的主陣地,除了居民之間家長理短,還有親子溝通、姐妹團結、心理調節(jié)……在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(qū),每當居民提起“婦女微家”時,大家無不豎起大拇指。

即墨區(qū)婦聯關注婦女兒童的身心發(fā)展,按照全國、省、市婦聯“破難行動”部署要求,結合社區(qū)、村莊實際情況,打造了名都苑、佳源都市、泉東新村、鰲角石村和瑞草園5個青島市婦女微家示范點。這5個示范點“一家一風格,一家一特色”,在最小單元打造“婦女微家”,讓“婦女微家”真正動起來、活起來,以最接地氣的方式服務廣大婦女群眾。
名都苑社區(qū)打造“七色花”婦女微家品牌
用“小家”力量,匯聚“大家”溫暖
“有的孩子會出現情緒煩躁、愛發(fā)脾氣、厭學的癥狀,我們家長一定不要采取退縮、指責、抱怨等不良應對方式,要多關心孩子,讓她們參加繪畫、書法、跑步、唱歌等形式的文體活動,這都是一些合理宣泄情緒的方式。”8月22日,在名都苑“婦女微家”活動室,社區(qū)婦聯邀請的心理咨詢師楊倩正在進行“心理健康、生命陽光”的心理健康教育講座,家長們踴躍提問,現場氣氛很是熱烈。據悉,名都苑社區(qū)定期邀請心理學專家為社區(qū)居民講解心理防護、調解情緒、緩解壓力、調適家庭關系等心理健康知識,受到大家的一直好評。
名都苑社區(qū)黨委書記江玉貞介紹,社區(qū)婦聯探索把“婦女微家”向社區(qū)各領域拓展,集聚優(yōu)勢資源,做強品牌特色,在最小單元打造“婦女微家”。
據了解,該社區(qū)建有標識功能的“婦女微家”6處活動陣地,包括傳承道德家風的微課堂、豐富文化內涵的微活動、送溫暖送希望的微公益、救助困難弱勢群體的微關愛、閑置物捐贈互換的微互助,因地制宜設計活動載體和內容,通過項目化運作,開展豐富多彩的“婦女微家”活動。
此外,還建立社區(qū)公益熱心微家、空巢老人暖心微家、婦女兒童關心微家、青年創(chuàng)業(yè)信心微家、心理疏導知心微家、文體活動開心微家、網格議事連心微家7支骨干隊伍,將“婦女微家”創(chuàng)建融合到黨的基層陣地創(chuàng)建之中,做到有陣地、有隊伍、有活動、有成效、有提升,讓“婦女微家”成為社區(qū)婦女群眾身邊最細小、最貼心的微陣地。
讓孩子們“沐浴”墨香
開辟活動新陣地,婦兒服務“微單元”
“一開始很生氣,經過主任這么一調解,感覺氣也都消了。”在即墨區(qū)北安街道泉東新村“泉心泉意·婦女微家”調解室里,村民趙彩霞笑著說。這是北安街道今年“調解溝通志愿婦女微家”成立后,成功調解的第4例家庭矛盾,通過延伸“婦女兒童之家”“婦女之家”服務功能,該村以“一杯茶、一張笑臉、一顆真誠的心,一句暖心的話”為標準,實現服務婦女零距離,聯系婦女無盲區(qū)的重要舉措,打通了服務婦女兒童工作的“最后一米”。
“為了避免雙方矛盾加劇,村里也是下了一番功夫。”正在進行調解的泉東新村黨委書記胡孝艷介紹,調解室里懸掛著各種法律常識宣傳牌,還特意擺放了綠植,燈光的顏色也是柔和舒服,坐在這里讓大家的情緒就會有所舒緩,不在爭論不休和劍拔弩張,大家能夠心平氣和的坐下來面對糾紛,從而促使矛盾更好的達成和解。
“泉心泉意·婦女微家”因和村并居應運而生,整合轄內原10個村莊的婦女班子隊伍和平臺資源,吸納婦聯主席、非遺傳承人、優(yōu)秀企業(yè)家等10余名主要婦女骨干,開展巾幗志愿服務等活動,傾聽婦女意見、豐富婦女生活、提升婦女素養(yǎng)、保障婦女權益,進一步將婦女工作落地、落小、落實,將婦女兒童活動做細、做活做真,輻射服務轄內2568戶家庭的婦女姐妹。除微家成員辦公室外,另設有非遺鄉(xiāng)情記憶室、網紅直播間、產業(yè)聯盟路演廳、創(chuàng)客空間等特色家室,配有投影儀、電子屏等設備,可開展婦女議事、產業(yè)聯盟、婚姻輔導、教育培訓等活動。
此外,泉東新村社區(qū)還成立“花綻北安”巾幗宣講志愿隊,根據婦女成員自身特長和村莊資源,設醫(yī)療衛(wèi)生志愿服務、技能培訓志愿服務、扶貧救助志愿服務等7個服務主題。2020年,泉東新村舉辦青島市首場“鄉(xiāng)村春晚”,轄內3個家庭評選為青島市最美家庭、青島市綠色家庭,組織微家成員開展教育參觀、文藝培訓等系列活動。
組織婦女開展端午節(jié)包粽子活動
回到“娘家”心里暖,激活服務大格局
走進佳源都市社區(qū)“婦女微家”,陣陣歡歌笑語不時傳來,社區(qū)的婦女們齊聚一堂,大家正在齊心協(xié)力做著中秋月餅。“沒事我就來這坐坐,和姊妹們聊天拉呱,就像回到了娘家一樣。”佳源都市小區(qū)居民王秀麗笑著說,社區(qū)定期舉辦包粽子、卡餑花、廣場舞等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,讓小區(qū)姊妹們的心更齊了。
佳源都市社區(qū)黨委書記于明梅說,活動室內容非常豐富,包括傳承道德家風的微課堂、豐富文化內涵的微活動、送溫暖送希望的微關愛,為婦女兒童提供法律知識和幫助,懂得用法律保護自己的權益和安全,提高婦女同志們的自尊、自信、自立、自強意識。同時,不定期開展豐富多彩的“婦女微家”活動,使姐妹們的生活不再局限于柴米油鹽,鼓勵大家有特長在微家展示,有需要在微家滿足,有問題在微家探討,有矛盾在微家滿足,活出不一樣的自己。
“婦女微家的成立增強了基層婦聯工作活力,提高了婦女群眾在文明城市建設中的帶動作用,在參與基層社會治理中頂起了‘半邊天’。”即墨區(qū)婦聯湯鳳蘭說。今年以來,即墨區(qū)婦聯創(chuàng)新建立區(qū)鎮(zhèn)兩級婦聯執(zhí)委每人聯系3個村居婦聯主席、不少于30名婦女群眾的“1 3 N”工作制度,高標準建設“婦女微家”,打通聯系婦女群眾的“最后一米”,將婦聯組織的服務和活動延伸到婦女群眾生活的最小單元,使之成為婦女群眾最細微、最活躍、最貼近居民生活的活動服務平臺,讓婦女群眾感受到“娘家人”的溫暖。(文/孫林 陳萌 圖/即墨區(qū)婦聯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