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今年的蘋果普遍個兒大,快進(jìn)來看看吧!”跟隨王國俊的腳步,筆者來到她的蘋果園,宛如走進(jìn)紅色的海洋——滿樹的蘋果,迎著下午和煦的陽光,愈發(fā)飽滿紅艷。
王國俊是平度市舊店鎮(zhèn)東石橋村果農(nóng),打從嫁到舊店,她就跟著婆家種起了蘋果園,到今年已有32年了。從國光、金帥、青紅香蕉到紅富士,靠著種植蘋果,他們一家走上了致富路。而她的拿手絕活,便是“貼字”蘋果,這一貼就是12年。
來到一片剛摘掉蘋果袋的果樹旁,王國俊捧著一個顏色還有些白的蘋果說:“瞧,這個個兒大,果型還正,特別適合貼字。”說著,就拿出“九九同心”的黑字,板板正正地貼在蘋果上,并用雙手小心翼翼地?fù)崞健YN字的蘋果由于是專門挑選的個大、型正果,普遍售價比沒貼字的甚至要翻1番。

貼字的蘋果專門挑選個大、型正的果。
“貼字就趁著蘋果剛摘袋的時候。”王國俊介紹,剛摘袋是蘋果顏色白嫩,將提前準(zhǔn)備好的不透光黑字貼到果皮上,經(jīng)過10來天的光照后,果皮會自然變紅,而被黑字遮擋的部分還講保持住白色,“上好色后,就會第一時間把黑字貼撕掉。”
為了讓果實上色均勻,王國俊還在果園地上輻射反光膜,“蘋果掛在枝上不動,光照從早到晚只能照到向陽面,通過反光膜,背陰面也可以吸收到陽光,讓果子上色更均勻。”
從“恭喜發(fā)財”到“吉祥如意”,從“萬事亨通”到“十全十美”……12年里,王國俊貼的字不僅蘊藏美好寓意,也緊跟著時代不斷更新,飽含著對美好生活的新向往。
蘋果是王國俊一家主要收入來源,也見證了一個中國北方普通農(nóng)村家庭從溫飽到小康到殷實的變遷。“平均起來,靠蘋果年純收入5萬元沒問題。”今年6月,王國俊的兒子也已成家,可以說,蘋果陪伴了孩子一步步長大成人。

蘋果是王國俊一家主要收入來源。
目前,舊店鎮(zhèn)的3萬畝蘋果已摘袋,陸續(xù)已開始成熟,得益于充沛的雨水,今年的蘋果普遍個大,價格也水漲船高,客商地頭收購價已超過3元一斤,蘋果成了推動當(dāng)?shù)剜l(xiāng)村振興和富民增收的幸福“金果”。
大眾報業(yè)·農(nóng)村大眾通訊員 王新超 崔艷禮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