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正值小麥出苗期,關于小麥除草劑年前打還是年后打的問題,每年都會成為種植戶爭議的話題,近日,鄒城農業(yè)局植保專家走進田間地頭,向種植戶詳細介紹了小麥冬前除草要點,要求大家做到四要四不要。
四要:
首先要抓住用藥的關鍵時間。小麥播種40天以后3-6葉期打除草劑最安全,這個時候小麥耐藥性較強,是冬前除草的最佳時期。另外,這個時間大部分雜草已經出齊,且草齡較小,抗性差,小麥還沒分蘗,葉片不多,雜草基本是裸露在地面上的,所以說此時打除草劑效果最好。
第二個要把握好用藥時的氣溫氣象。首先最低氣溫不能低于5℃,這個非常關鍵,況且打除草劑之前和之后的兩天也不要低于這個溫度。因為溫度過低很容易引起藥害。打除草劑最好選擇在晴好無風的天氣進行,用藥時間在早上10以后下午3點以前,因為一早一晚有露水,會影響除草劑效果。
第三個是要根據雜草種類選擇正確的除草劑。小麥除草劑分闊葉雜草和禾本科雜草除草劑兩種,闊葉雜草以豬殃殃,播娘蒿,薺菜為主,除草劑以雙氟磺草胺(普瑞麥)、唑嘧磺草胺(麥喜)、二鉀四氯(超產、農母、利鋤)等,禾木科雜草主要有雀麥,節(jié)節(jié)麥,野燕麥,主要以甲基二磺隆(世瑪)、氟唑磺隆(雀凈 雀仙)、精禾草靈等,闊葉雜草和禾本科雜草混發(fā)地塊,兩種除草劑也可以混用,混用時一定按標簽要求,因為有些是不能混用的。所以要看清自家小麥田的雜草種類,再對草施藥!可以禾闊并除,省工省時!
第四是除草劑配制時一定要進行二次稀釋。有些農民朋友圖省事直接將除草劑倒入噴霧器里,隨便找個樹枝攪拌下就行了,這種兌藥方式十分不科學。正確的配制方法是二次稀釋法:先將藥劑加少量水配成母液,噴霧器內事先放入少半桶清水,然后將母液倒入盛水的噴霧器內,邊攪拌邊繼續(xù)加水,調勻稀釋至需要濃度即可。(因為大部分除草劑含有的助劑通常比較粘稠,如果直接倒入噴霧器可能會溶解不充分,這樣可能會導致兩種后果:一種是藥都打完了,有一部分除草劑還在桶底未化開,造成浪費;另一種后果是剛開始打的時候除草劑濃度低,藥效不好,后來打的除草劑濃度又大了,易造成藥害。)
四不要:
一是低溫、惡劣天氣不要打除草劑。最低氣溫低于5℃的天氣或大風降溫、霜凍、雨雪、寒流等惡劣天氣下,禁止使用除草劑,還要注意打除草劑前后兩天盡量不要出現這種惡劣天氣,農民朋友一定要注意收聽天氣預報。
二是田間有積水不要打除草劑。比如說剛下過雨或澆過水,不要立即去打除草劑,切記用藥前后3天不要大水漫灌。避免造成藥害。
三是弱苗病苗不要打除草劑。苗情較弱或是紋枯病、根腐病、莖基腐病發(fā)病的地塊,也不要打除草劑。這樣的小麥苗是最敏感脆弱的,若此時打除草劑容易對小麥造成一定傷害。
四是不要超量使用除草劑。除草劑一定要嚴格按照標簽上的用量使用,不能過量使用。因為除草劑在正常使用濃度下對小麥是安全的,但是如果過量使用的話,小麥自身無法分解,會對小麥造成傷害。(有的農民朋友打除草劑時會在草厚的地方重噴幾下,或者怕浪費將最后剩余的除草劑一股腦地打到最后的地塊上,這種做法是很容易導致除草劑藥害的。打過除草劑的時候,打過的地方可以做個標記,避免重噴漏噴,若是用車載噴霧機尤其在地頭轉彎時要關掉噴頭,避免造成重噴。)
希望廣大農民朋友抓住冬前除草的最佳時間,及時用藥,為小麥的高產打下基礎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