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月的臺兒莊,風和日麗,鮮花滿枝,92歲的詩人賀敬之再一次回到故鄉(xiāng)。1938年,在離開臺兒莊踏上通往延安之路時,他才14歲,身后是臺兒莊大戰(zhàn)之后滿目瘡痍的故土與家國。78年后,祖國繁榮昌盛,臺兒莊也已舊貌換新顏,賀敬之專程來參加“賀敬之柯巖文學館·柯巖館”的開館儀式。
5月6日上午,賀敬之柯巖文學館·柯巖館在風景秀麗的古運河畔開館。中國作家協會主席鐵凝,中國作協名譽副主席翟泰豐,中共山東省委常委、宣傳部部長孫守剛出席開館儀式并講話。中國作協辦公廳主任李一鳴,山東省作協主席張煒、黨組書記楊學鋒,藝術家陳鐸等文藝界知名人士近百人參加開館儀式。
鐵凝在講話中對賀敬之、柯巖的創(chuàng)作給予高度評價。她說,賀敬之和柯巖是我國現當代文學史上杰出的詩人、作家,他們是時代的歌者,是共同走過半個多世紀人生歷程的文學伉儷。他們的詩歌在一代又一代讀者中傳誦,他們的愛情和相攜相助的風范,是中國當代文壇的一段動人佳話。今天,賀敬之柯巖文學館在賀老家鄉(xiāng)臺兒莊新啟,柯巖館正式落成開館,這是令人欣喜的文學盛事,對柯巖而言,這也算為她續(xù)寫那份“完滿的幸福和真正心靈的安寧”。
鐵凝說,柯巖是新中國成立后卓有成就的作家,她在詩歌、小說、散文、報告文學、戲劇影視、文學評論等多種文學樣式上都有突出貢獻。她以高昂的激情與無限活力投入長達60多年的文學跋涉,與時代同進步,與人民共憂樂,懷著強烈的愛與責任,創(chuàng)作出大量不同體裁、風格獨特、膾炙人口的文學作品,是中國當代文學的重要收獲和寶貴財富。柯巖是當之無愧的時代歌者和人民作家。她同新中國一起成長,她的作品始終與共和國前進的步伐同頻共振,忠實而真誠地記錄社會變革、生活變遷、時代轉型中的風雨歷程,總是給人以光明、希望、鼓舞和深刻的啟示。她心向人民大眾,竭盡一生為黨、為人民奉獻愛的力量。
翟泰豐說,走進柯巖文學館,在她豐碩的文學成就中,我們要尋找她“誠心誠意做人民的小學生”,堅定而赤城的崇高心靈;要走進她捫心自問“我是誰”深邃的哲理世界;要探尋她“一團火”的人格魅力,學習她對黨對人民火一樣的愛心、火一樣的丹心、火一樣的熱心、火一樣的赤誠、火一樣的執(zhí)著、火一樣的堅定。
孫守剛說,黨的十八大以來,文藝發(fā)展迎來了新的春天。我們要以“賀敬之柯巖文學館”開館為契機,以賀敬之、柯巖等老一輩作家藝術家為榜樣,堅持以人民中心的創(chuàng)作導向,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,大力弘揚中華優(yōu)秀傳統文化,深入實施文藝精品工程,努力推出更多反映時代精神和人民生活、具有中國氣派和中國風格的文藝精品,為繁榮發(fā)展社會主義文藝做出新的貢獻。
開館儀式結束后,鐵凝、孫守剛為新館揭牌,陳鐸、李光羲、瞿弦和、曹燦、李元華、高育發(fā)等藝術家分別演唱、朗誦了賀敬之和柯巖的經典作品。
賀敬之柯巖文學館總建筑面積2000平方米,展覽面積1400平方米。改造后的文學館內設賀敬之展廳、柯巖展廳、綜合展廳、書畫廳等展區(qū),采取聲、光、電、場景復原、演藝劇場等形式;輔以電子翻書、投影等科技手段;以文字塑型、圖文繪畫及實物收藏、名家字畫、影視錄像等為表現手法,生動直觀地介紹賀敬之、柯巖的人生歷程及文學成就。館藏書10000余冊,實物展品300余件,珍貴圖片200余幅,名人書畫作品200余幅,成為融賀敬之和柯巖文學展覽宣傳、史料研究、挖掘傳承為一身,紅色教育為主題的現代化展館。目前,已有30多所大中小學校在館建立教育基地,多家文學刊物在文學館設立創(chuàng)作基地,成為山東、江蘇地區(qū)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基地。(李云雷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