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产精品理论片|国产91视频|免费簧片永久在线播放|97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

          1. 首頁    山東    國內    社會    教育    旅游    房產    娛樂    企訊    女人    財經    科技    健康    家居  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 首頁 > 資訊頻道 > 關注 > 正文
               

            供大于求導致價格低 蒜農該如何走出“蒜周期”?

            2018-05-20 15:01:18  |  來源:人民日報  |  作者:  |  閱讀:次  字號: T   T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種出來往哪兒賣?

              網上銷、農超接,多途徑暢通銷售,減少中間環(huán)節(jié)

              距新鄭機場不過30公里的倉庫中,工人們正將一袋袋沾著泥土的鮮蒜送入自動化的分揀機,飽滿的蒜頭打包、裝箱,進入物流網,發(fā)至全國各地。

              這是農貿商人張銀杰的倉庫。這位80后農民發(fā)現(xiàn)今年大蒜難銷,便找到電商企業(yè)拼多多,4月25日,拼多多上線“一起拼農貨”,以每斤高于市場價0.15元的價格,收購中牟546名貧困戶的2000多畝大蒜。上線當天賣掉33萬斤,為貧困戶增收100多萬元。

              “通過電商平臺,一方面把消費者的訂單集中起來,降低成本;另一方面,把倉儲物流中心建在產地,從地頭收購,到車間分揀、發(fā)貨給消費者,省去大宗批發(fā)、菜攤零售等中間環(huán)節(jié),降低了交易費用。”張銀杰說。

              專家分析,大蒜是調味品,短時間內網上銷量大增,說明消費者認可了產地直銷模式,這對農產品電商是個好消息。但推動農產品“觸網”,當下最缺的是懂電商、懂農業(yè)、懂品牌又扎根農村的“新農人”。

              眼下,中牟賣蒜更多依靠客商上門收購。在大洪村頭,記者見到客商于澤安。他說,一棵蒜收0.08元,賣0.11元。從中牟拉到北京周邊,運費6000元,每車利潤2000元。“比起去年,每棵蒜少賣4分錢,賺得少,風險大,很多商戶不愿來。”于澤安說。

              “讓蒜農揪心的是,大蒜的價錢越低,收蒜的人越少,越往下壓價。”洪昆說,往年這個時候,客商到村里一指蒜地就包下,每畝給蒜農6000元,挖蒜、損耗、后茬澆水全不用蒜農管。今年,每畝1000元都沒人包地。進村的貨車往年一天10多輛,現(xiàn)在只有一兩輛。

            我來說說( 
            來頂一下
            返回首頁
            返回首頁
            上一篇:厲害了,煙臺!國內外大咖為世界老年旅游大會點贊
            下一篇:全省首家!煙臺市公安局為警務輔助人員發(fā)放工作證
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0
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推薦資訊
            共富車間助力群眾就業(yè)增收
            共富車間助力群眾就業(yè)
            寧陽:持續(xù)壯大林果產業(yè) 多點發(fā)力點亮綠色經濟
            寧陽:持續(xù)壯大林果產
            “青衿致遠”實踐團參觀走訪青島漢纜股份有限公司
            “青衿致遠”實踐團參
            種下“牧草綠”,治愈“鹽堿白”
            種下“牧草綠”,治愈
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欄目最新
            欄目熱門
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版權聲明   |   網站簡介   |   網站導航   |   頻道招商   |   聯(lián)系方式   |   友情鏈接
            山東信息港 ingsd.com